2022 ”露台“项目 – 作品设定笔记

一) 现状:作为城市的太原以及太原声响的多重性

1)三重太原城市:长历史时段的太原-2500年;经济失落中的太原-近20年; 城市再造中的太原-近10年
2)两重太原声响:非地方性声响的同质性——城市化进程; 地方性声响的消逝性——非遗与记忆

二)挑战:现状所带来的几个创作挑战

1)外来者:一个外来者,短暂的停留,是否以及如何进入太原?
2)景观化:如果大部分地方都在非地方化,那么去寻找地方的差异性声响/独特性声响,是否真的可以推动地方认同?还是说,更多是一种符号化的怀旧,景观化的审视,情感化的消费?(比如,新修的太原古县城,雇人表演,恢复了过往的各种叫卖声)
3)转换性:如果地方性的差异特点,往往存在于边缘和过去,历史和记忆,那这些独特性如何在当下被转换?
4)具身化:如何不把地方声响作为一个采样对象,一个景观对象,而是作为具体的可以进入的历史空间,生活空间,身体空间,那应该从哪里入手?声音可以做什么?艺术家可以做什么?
5)想象力:如何超越非地方性和狭义的地方性,藉由声音,通往具体生活世界和具体的情感,达成一种新的地方想象?

三)问题:地方与非地方张力下的“地方想象空间”如何可能 —— 新地方可能性的探讨

1)地方是与人相连的具体生活世界经验
2)地方是流变和未完成的
3)地方认同是多样化和动态化的
4)地方是社会建构的产物

四)方法:新的田野思路与特定场域的田野地点选择

1)三个转变:从田野录音到田野呼吸;从城市聆听到地方想象;从大的城市到小的地方
2)三个问题:历史感问题——进入个体生命测度的具体历史;整体感问题——超越差异独特性的共同关切;能动性问题——撬动自我想象与社会想象。
3)一个聚焦:从抽象的太原,聚集到离自己最近的当地地方。田野围绕美术馆所在长江社区展开。美术馆所在的长江村,就是我所在的地方。讲到太原,也是我可能最终花时间最多的一个空间,一个最有可能建立关系,建立情感的地方。长江村,也是太原城市化近十年,所塑造的无数个具体的新地方之一。在这里,历史和现实的沉淀,得以具体的呈现。长江村背后,有围绕关于地方和社区营造的努力。从2015年至今,长江村作为地方,怎么样了?

五)田野定位:作为催化物的艺术家“私人地方想象”实践

1)私人化:“ 某种催化物可以将任何一个物质性的地点转化为一处地方。只要你愿意,任何一处环境都可以做到。这是一种深度体验的过程。一个地方是在整体环境中由情感创造出来的一个碎片”。私人所赋予意义和情感的具身生活体验,是地方性涌动的根源。在中国本土城市化的持续进程中,地方性仍然是流动变化和多元的。暂居者的地方体验,也是这涌动的地方性的一部分。 作为短暂停留的游荡者,也可以带入私人生活经验,记忆与身体实践,来赋予地方以自己的意义和情感。即使短暂,也能让一个空间成为某一个人的地方。而这种地方,也可以分享和联结到某些人。
2)分享化: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公共性的缺失,人们的私人地方经验,人与人之间的多元性地方,无法沟通达成某种共情。最后残留的地方认同,只能在物理地标等层面留存。因此,构建分享场域,分享给他人,启动对话,确实是重要的。这种分享也要保持批判性,有反思和想象。

六)田野工具:构建基于人文地理学的“地方音景田野观测表”

1)观测维度扩展:地名/命名体系 – 地理位置信息 – 空间特征 – 场所描述 – 声音特点 – 历史维度 – 身体维度 – 社会建构维度 – 关爱维度

七)田野规则:声音行动

1)田野呼吸:就是走走停停,听听看看。随意游荡进入各个边边角角。偶尔拍照,不做笔记,不录音。对整个地方,有了一个最简单的初步体认。放松。上天入地。自在。
2)田野观察:再次游荡。自然停留。简单拍照,初步笔记,偶尔录音。看到听到了更多具体细节的环境和人,具体的生活经验。开始有一些更具体的身体体验,以及地方想象。结束后有初步的具体地点list,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小地方。如果我住在这里,我会在意,以及停留的地方。
3)田野行动:重点游荡。停留时间更长了。录音和细致的笔记多一些。因为对这些地方的不断熟悉,可能是情绪所至,跟随现场声响的实时聆听,开始即兴做一些小的声音行为。我称之为“写一首声音的诗”。

八)作品构成

1)目标:超越狭义地方与普遍非地方性,生产“新地方性想象”。注入私人情感和意义,分享自己对当地社区和太原的私人地方想象,转换空间为地方,以地方想象来重建地方。

2)概念:露台。在美术馆四楼户外露台,构建一个有关长江村地方想象的地点。露台,是西方都市化生活方式发展中的一个符号。在中国,露台与戏曲舞台有关。在这里,环望仍在建设发展中太原长江村,我们问自己,“这是什么地方?”

3)作品一:“这是什么地方?”
1. 户外霓虹灯光装置:“这是什么地方?”,是一个提问,给自己,也给对面的社区居民,也给观众。需要考虑白天的样子,以及晚上的光照强度,光污染,以及关闭时间问题。要用艺术家手写体。
2. 户外声音装置:通过声音来转变地方,从同质化的空间里,寻找人的空间,通过转换当地声响环境,营造一个新的声音场域。结合现场户外已有声响,把露台当成一个新的地方/戏台,转换为具有想象力和启发性的新地方性声响环境。从日常环境声响中,抽取出抽象的声响,结合氛围音乐等手段,反向改变环境。户外已有声响,包括建筑工地声响 +社区遥远声响+街道车流声响 + 鸟鸣蝉鸣蟋蟀等。使用户外音箱,四只。覆盖露台的四个角落。
3. 户外音景观测文本:比较过去做声音日记的世界音景项目的记录监测方式,构建一种新地方性甄别和监测的体系,基于人文地理学的“地方音景田野观测表”,并呈现基于此的声音写作文本。艺术家作为暂居者,游荡者,选取具体地方,进行田野音景观测和协作。要包含地方性判断中的冲突,矛盾,现实以及想象力。

4)作品二&三:想象的风景I & II : 一种虚幻的,导游式的,多重地方性和历史嵌套的叙事。

1)想象的风景I:装置,在露台上做一个观望聆听台。防风。有长条窗口。远观,有封闭小剧场的感觉。有音箱,可以深度聆听。有人声旁白讲述。一个小型声响剧场叙事。讲述文本,混杂着传说,神话,历史,未来。呈现地方塑造的复杂性。声响和眼前的视觉形成差异。可以有声音的采样混杂其中。造成视觉和听觉的错开。看到的是高楼社区,但是听到的部分,声响的差异性,以及叙事的虚构性,会拉开距离,形成剧场感。

2)想象的风景 II:把短视频up主“街拍太原”小余的视频素材作为田野,再剪辑和创作。通过小余的个人行走,拍摄和讲述,把太原作为空间转化为自己的地方。每一个个体在空间的实践,就是对地方的想象,就是对地方的重构。太原作为地方其实包含了很多的褶皱,小哥看到了这些。从自然山野-城市遗迹-历史文化-废弃空间-建设拆迁-遗留老旧-新建小区-新城设施-城市景观。这是多重的太原。这是一个交叉结构,从一个差异化的自然与城市很大空间的两头,到中间最小的家空间这一个点。可以做一个交叉结构的行走,走过这些褶皱,把这些褶皱给重叠。两端行走到中间,家。

在剪辑原则上,要注意 A)去太原抽象化,这是具体太原的,但也是更多城市的。地名要去掉,抽象化。B)再造地方想象: 不是简单非地方的,遗弃的,而是被转换的,有诗意的。C)通过行走叙事:深入城市空间肌理,也就深入到历史。镜头的行走感,临场感,实地感,晃动感。D)五重文本结构:具象音乐一层,小哥导览声音一层,原有字幕一层,视频画面一层,现场环境一层。声音和画面错开。E)围绕风景展开:每段都是一种风景构图。想象的风景,糅杂的空间和历史。F)图像关系结构:图像之间的关系结构,如何运动,重构叙事。

3)作品四:回家的路(营造接入)

1)与美术馆工作人员,商量打开从美术馆到社区,回家的通道。